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叔通来信的感慨之作,用日常化的场景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忧虑和无奈。
前四句描绘了连绵阴雨的景象:庄稼还没收割完("万箱未获"),偏偏遇上连续多日的大雨。刚觉得太阳要露脸,转眼乌云又聚拢起来。这里用天气变化比喻人生际遇的反复无常,暗示时局的不稳定。
五六句转向社会现实:边境战报通过驿站快速传递(说明军情紧急),但谁能理解一个老读书人对世事的忧心呢?这里透露出知识分子对国事的关切与无力感。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读完你的诗连连叹息,只能默默走到山涧边沉思。这个画面感很强的结尾,把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却又无可奈何的心境,通过"太息""嘿不晤语"等动作生动呈现出来。
全诗妙在将个人感受与家国情怀自然融合:阴雨不止的天气、紧急的边报、老儒的叹息,共同构成了一幅乱世文人的心理画像。语言看似平淡,但每个意象都暗含深意,需要细细品味其中的人生况味。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