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成陆公枉驾钤山草堂予远寓金陵无缘攀迂感别增情作此寄谢次原韵 其一

鳌禁儒山薇省使,近传旌节过林丘。
青苔地僻无人扫,翠竹天寒可自留。
想复移丹空对雪,谁能载酒共登楼。
为吟佳句增惆怅,目极孤云楚水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叫陆公的高官朋友的。陆公路过作者隐居的钤山草堂,但作者当时远在南京无法相见,因此写下这首诗表达遗憾和思念。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1. 前四句写陆公来访的场景:
- "鳌禁儒山薇省使"指陆公是朝廷高官(用鳌、儒山等比喻显示尊贵)
- "旌节过林丘"写陆公仪仗经过山林
- "青苔地僻"、"翠竹天寒"描写草堂幽静清冷的自然环境

2. 中间两句写作者的遗憾:
- "想复移丹空对雪":想象陆公在雪中来访却无人接待
- "谁能载酒共登楼":遗憾不能一起喝酒赏景

3. 最后两句抒情:
- 读着陆公的诗句更觉惆怅
- "目极孤云"望着天边孤云,思念像楚地(湖北湖南一带)的江水一样绵长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
- 高官旌节的热闹 vs 草堂青苔的冷清
- 想象中的相聚 vs 现实中的分离
- 眼前孤云 vs 远方江水

表达了隐居文人既向往清净生活,又难免感到孤独,同时对友情充满珍视的复杂心情。语言清新自然,用"青苔""翠竹""孤云"等意象营造出淡雅悠远的意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