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赠苏宇霖相国

出门不返顾,遑问铁衣寒。
自觉捐躯易,那知行路难。
燕山成绝域,江右是长安。
为问萧丞相,谁登大将坛。

现代解析

这首诗《奉赠苏宇霖相国》通过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和仕途的看法,以及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感慨。

“出门不返顾,遑问铁衣寒。”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战士离开家乡奔赴战场时的勇敢和决绝。他们不在乎回头看看,也不管冰冷的铠甲是否让人感到寒冷,表现出一种英勇无畏的精神。

“自觉捐躯易,那知行路难。”这里说到,将士们认为牺牲自己是容易的,但谁知道前往战场的道路会有多么艰难。这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未知性,强调了参军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考验,更是精神上的磨砺。

“燕山成绝域,江右是长安。”这句诗中,“燕山”代表边疆地区,而“江右”则代指中原地区。也就是说,边疆地区被视为远离家乡的边陲之地,而中原地区才是繁华安乐的所在。这里表达了士卒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为问萧丞相,谁登大将坛。”最后两句提出了疑问:谁能在这样动荡的时局中脱颖而出,成为能够统帅万军的大将军?这里既是对苏宇霖相国的赞叹,也是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描写战争的艰辛和对和平的渴望,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敬仰和对时局的关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