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石室藏书图
闻昔我祖姑,贞静本淑质。
相夫兼教子,治家敦朴实。
卓识明大谊,忠厚积隐德。
克笃生吾亲,年已近三十。
吾亲总角时,聪明即起特。
作诗见清新,读书深有得。
所以吾祖姑,爱亲尚柔克。
严法孟母迁,勤效敬姜织。
教亲穷经史,必当求绝识。
教亲务圣学,不可听异术。
教亲明世务,通达贵正直。
教亲习礼仪,谦约尚谨饬。
每当塾课归,亲即侍几侧。
夙夜奉慈颜,动必循典则。
书声四处闻,闇然居石室。
嗟乎吾祖姑,乡闾本共式。
披图神往之,能不忆当日。
相夫兼教子,治家敦朴实。
卓识明大谊,忠厚积隐德。
克笃生吾亲,年已近三十。
吾亲总角时,聪明即起特。
作诗见清新,读书深有得。
所以吾祖姑,爱亲尚柔克。
严法孟母迁,勤效敬姜织。
教亲穷经史,必当求绝识。
教亲务圣学,不可听异术。
教亲明世务,通达贵正直。
教亲习礼仪,谦约尚谨饬。
每当塾课归,亲即侍几侧。
夙夜奉慈颜,动必循典则。
书声四处闻,闇然居石室。
嗟乎吾祖姑,乡闾本共式。
披图神往之,能不忆当日。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传统家庭中祖母教育孩子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家风传承的核心价值。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
1. 祖母的形象(开头到"忠厚积隐德")
诗人用"贞静淑质"形容祖母性格文静善良,"相夫教子"展现她传统贤妻良母的角色,"治家敦实"突出她持家务实的特点。特别提到祖母有"卓识明大谊",说明她不仅会持家,还有超乎寻常的见识。
2. 教育方式("克笃生吾亲"到"动必循典则")
这部分生动描绘了祖母的教育智慧:
- 既严格又温柔,像孟母三迁那样重视环境,又像敬姜织布那样勤劳作榜样
- 教育内容全面:既要读透经典,又要学正统学问,还要懂为人处世
- 教育时机抓得准,孩子放学回家就抓紧教导
- 通过陪伴读书("书声四处闻")营造学习氛围
3. 情感升华(最后四句)
诗人看着画像追忆祖母时,用"乡闾共式"说明祖母是乡里的楷模,而"披图神往"传递出穿越时空的思念,让读者感受到优良家风代代相传的温暖。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生活化的场景(孩子放学、夜间读书)展现教育细节
- 通过具体事例(织布、三迁的典故)代替说教
- 在平凡中见伟大,普通祖母的形象因教育智慧而闪光
- 引发现代人对"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的思考
全诗就像一帧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传统文化中最打动人心的家庭教育画面,那种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至今仍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