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其二

灞陵风色。
柳眼欺人白。
随处相逢随处别。
梦断吴江烟月。
门前一带长桥。
隔花何处吹箫。
尽有送人双泪,廿年流尽江潮。

现代解析

这首《清平乐》描绘了一种离别与思念的情感,语言简洁却充满深意。

首先,开篇的“灞陵风色。柳眼欺人白”点明了时间和场景。灞陵是古代送别的地方,柳树象征离别。这里的“柳眼欺人白”用拟人的手法,形容柳树的嫩芽在风中摇曳,仿佛在嘲弄人们的离别之情,暗示了离别时的无奈和伤感。

接下来,“随处相逢随处别”表达了一种无常的感觉。人生中,相逢和离别似乎随时都在发生,无法掌控。这种无常感让人感到迷茫和无奈。

“梦断吴江烟月”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吴江是江南水乡,烟月美景常让人陶醉。但这里的“梦断”意味着美好的回忆被现实打断,暗示了思念和遗憾。

“门前一带长桥。隔花何处吹箫”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长桥是送别的象征,而“隔花何处吹箫”则给人一种遥远而朦胧的感觉,仿佛离别的思念被层层阻隔,无法传达。

最后,“尽有送人双泪,廿年流尽江潮”则是对多年离别深情的总结。送别时的泪水如同江潮,持续了二十年,仍未停止。这表达了离别之痛的持久和深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离别的无奈和思念的深远。它用简单的语言传达了复杂的情感,让读者在共鸣中感受到离别的沉重与思念的绵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