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叹

秋雨何曾住一滴,老夫危坐欲三更。
开元贞观事谁问,温洛荣河尘未清。
丰年犹有饿死虑,破屋自爱读书声。
刺经作制岂不美,无奈人间痛哭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雨连绵的夜晚,一位老人独坐沉思的场景,通过今昔对比和现实困境的刻画,传递出深沉的家国忧思。

前两句用"秋雨不停"和"老人独坐至深夜"的画面,营造出孤寂压抑的氛围。老人深夜不眠,暗示他心事重重。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思考核心:他怀念唐朝开元、贞观时期的盛世(就像现代人怀念某个黄金年代),但眼前却是洛阳一带战乱未平的景象。这里用"尘未清"暗指社会动荡。接着用强烈对比:本该丰收的年景百姓却担心饿死,破屋里传出的读书声更显心酸——表现社会现实的荒诞与知识分子的无奈。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研究经典、制定制度本是好事("刺经作制"指学术和政治工作),但面对百姓的苦难,这些显得苍白无力。就像现代人常感慨"学问再好也解决不了现实问题"。

全诗魅力在于:用秋夜独坐的场景,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自然结合。老人既是观察者也是参与者,他的读书声和百姓的哭声形成 poignant 的对比,展现古代知识分子"心怀天下却无力改变"的典型困境。语言平实但情感厚重,就像一位智慧老者在雨夜的真情吐露。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