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夏十首 其七

百舌渐吞声(百舌:见卷1《春鸠》注。),黄莺正娇小。
云鸿方警夜,笼鸡已鸣晓。
当时客自适,运去谁能矫。
莫厌夏虫多,蜩螗定相扰(蜩螗:见卷1《春蝉》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清晨的生动画面,同时暗含人生感悟,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

前四句像一组夏日闹钟:百舌鸟停止夜鸣,小黄莺开始娇啼,云间大雁警惕夜巡,笼中公鸡已打鸣报晓。这些声音的交替展现了夏日清晨的生机勃勃,四种鸟类的活动构成时间流动的轨迹。

后四句转向人生思考:诗人说人在顺境时自然舒适,但命运转折时谁又能强行改变?最后用夏虫作比喻——别嫌夏日虫多,知了注定会来打扰。这是用自然现象比喻人生常态:顺逆交替如同季节轮回,烦扰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全诗妙在将日常观察(鸟鸣虫叫)与生命智慧自然结合。就像我们早晨被各种声音吵醒时的烦躁,诗人却从中悟出"生活本就有不可回避的喧闹"的道理。这种从细小事物中发现哲理的写法,让读者在熟悉的场景中获得新感悟。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