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答乔白岩因寄储柴墟三首 其三 (赴谪诗。正德丁卯年赴谪贵阳龙场驿作)
柴墟吾所爱,春阳溢鬓眉。
白岩吾所爱,慎默长如愚。
二君廊庙器,予亦山泉姿。
度量较齿德,长者皆吾师。
置我五人末,庶亦忘崇卑。
迢迢万里别,心事两不疑。
北风送南雁,慰我长相思。
白岩吾所爱,慎默长如愚。
二君廊庙器,予亦山泉姿。
度量较齿德,长者皆吾师。
置我五人末,庶亦忘崇卑。
迢迢万里别,心事两不疑。
北风送南雁,慰我长相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王阳明被贬贵阳途中所作,表达了对两位好友的思念和豁达的人生态度。全诗用简单亲切的语言,展现了真挚的友情和超脱的心境。
前四句直白地表达对两位朋友的喜爱:储柴墟(储巏)像春天的阳光般让人温暖,乔白岩(乔宇)沉稳谦逊如愚者。这里用"鬓眉""如愚"等生活化比喻,让抽象的品质变得可感。
中间六句用对比手法,坦然承认朋友是治国之才,而自己更适合山野生活。但强调年龄和德行才是衡量标准,年长者都值得学习。这种既承认差异又不自卑的态度,展现了健康的人际关系观。"置我五人末"用自嘲口吻表示甘居末位,反而能忘记身份高低,体现道家"忘我"的智慧。
最后四句写离别之情。虽然相隔万里,但彼此信任;北风送雁的意象,把自然现象转化为情感寄托,让抽象的思念变得具象可触。全诗没有悲苦抱怨,反而在逆境中透出温暖,用"慰我"二字将离别转化为精神慰藉。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日常语言表达深刻哲理,在贬谪困境中展现开阔胸襟,把传统文人"君子之交"的理想,转化为朴实动人的生活感悟。诗中"山泉姿""忘崇卑"等表述,也暗含作者"心学"思想中返璞归真、平等自在的精神内核。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