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三国名相诸葛亮为原型,通过通俗的意象展现了一位传奇人物的生命轨迹。
前四句写诸葛亮的际遇与品格:
"三顾茅庐"的典故被化作"曾烦三顾",说刘备多次拜访的诚意;"鱼水"比喻君臣知遇,就像鱼得水般和谐;"英雄不骗人"反驳了后世对诸葛亮"用计骗人"的误解,强调其光明磊落。
后四句转向历史沧桑:
"椒浆"(祭酒)和"关山恨"道出北伐失败的遗憾;"云鸟""水石神"用神话笔法,说诸葛亮精神化作战神仍在守护蜀地。最后以现代太平景象作对比:如今文人乘画船、吹箫鼓游览蜀江,与当年金戈铁马形成强烈反差。
全诗妙在:
1. 用"鱼水""椒浆"等生活化比喻讲历史
2. "云鸟驱神"的奇幻想象让英雄形象更鲜活
3. 结尾今昔对比,让人自然生出"江山依旧,人物已非"的感慨
4. 通篇不用生僻字,但把崇敬、惋惜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就像用现代镜头拍历史剧:既有"三顾茅庐"的经典场景,又有"北伐遗恨"的悲情特写,最后定格在今日游客如织的江景,让英雄故事穿越时空依然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