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古朴的圣泉景观,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声音传递出宁静中带着沧桑的意境。
前两句写景:石窟中涌出两股清泉,水流回旋形成碧绿的树荫。这里用"吐"字让泉水显得有生命力,"荫"字则让人感受到清凉舒适。
中间四句调动多重感官:
- 听觉上,泉水声像撕绸缎的清脆声,又像自然演奏的琴声,破败寺庙的钟声与之呼应。这些声音交织出空灵悠远的氛围。
- 视觉上,荒废的水渠长满青苔,用"侵"字表现苔藓慢慢覆盖的痕迹,暗示这里人迹罕至。
最后两句出现人物:老僧讲述往事,与"小队"(可能是作者一行人)的寻访形成古今对话。通过老僧之口,让眼前的残破景致多了历史厚重感。
全诗妙在:
1. 用声音构建意境,裂帛、鸣琴、钟声都是短暂易逝的,却反衬出永恒的宁静。
2. 明写泉水清幽,暗写岁月变迁,破寺荒渠都是时光的见证。
3. 结尾的"招寻"二字耐人寻味,既是探访风景,也像在召唤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残破景物的细腻描写,自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感伤,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更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