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种太守破鬼章 其三

周后持盈日,戎夷负固年。
庙谟期必胜,阃略制于先。
不假天山箭,行闻杕杜篇。
凯还俘馘献,图像有凌烟(清汪元絅康熙《岷州志》卷一九下)。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古代一场胜利的战争场景,展现了将军的智谋和士兵的英勇,以及战后凯旋的荣耀。

第一句“周后持盈日,戎夷负固年”,说的是在周朝之后的某个时期,边疆的少数民族(戎夷)一直顽固地抵抗中原王朝。这里的“持盈日”可以理解为国家强盛、繁荣的时期,而“负固年”则指少数民族长期占据险要地势,不肯屈服。

第二句“庙谟期必胜,阃略制于先”,讲的是朝廷(庙谟)制定了周密的战略计划,期待着必胜的结果。这里的“阃略”指的是将军的谋略,表明在战争开始之前,就已经有了详尽的安排和准备。

第三句“不假天山箭,行闻杕杜篇”,意思是这场胜利并非依靠强大的武力(天山箭),而是通过智慧和策略取得的。这里的“杕杜篇”可以理解为一种歌颂胜利的诗歌或文章,暗示着胜利的消息已经传遍四方。

最后一句“凯还俘馘献,图像有凌烟”,描写了战后凯旋的场景。将军带着俘虏(俘馘)回到朝廷,献上战利品,胜利的荣耀将被永远铭记,甚至会被画在凌烟阁上,供后人瞻仰。这里的“凌烟”指的是唐代凌烟阁,专门用来陈列功臣的画像,象征着不朽的功勋。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智慧和胜利后的荣耀,体现了将领的英明决策和士兵的英勇奋战,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

喻陟

喻陟,字明仲,睦州(今浙江建德东北)人(《墨庄漫录》卷二)。神宗元丰四年(一○八一)为开封府司录参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七)。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为福建路提点刑狱(同上书卷三七九)。八年,为湖北转运副使(同上书卷四八○)。今录诗五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