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高士敏
鲁连天下士,倜傥好壮游。
价直千里驹,自非驽骀俦。
豫让称国士,杀身本无求。
人生岂不惜,义在恩与雠。
吾也慕前贤,所愧失进修。
黄金散还至,白日去莫留。
持心谅难许,知己不易投。
讵无三寸舌,空有一弊裘。
耻随乡里儿,纷纷兢伊优。
去从李轻车,托身欲终谋。
高名动群雄,壮气横九秋。
宝刀昼夜鸣,逢人敢轻抽。
日高出蒲垒,日入还莎丘。
边风万里来,霜寒草飕飕。
归悬白鹊旗,斩得名王头。
洗兵崤关雪,饮马黄河流。
天子不得见,蹉跎反成忧。
日同博徒醉,聊解平生愁。
一掷百万钱,一饮连千筹。
丈夫志不遂,有若疾未瘳。
时往如覆水,在地谁能收。
何当谢尘鞅,终焉事巢由。
价直千里驹,自非驽骀俦。
豫让称国士,杀身本无求。
人生岂不惜,义在恩与雠。
吾也慕前贤,所愧失进修。
黄金散还至,白日去莫留。
持心谅难许,知己不易投。
讵无三寸舌,空有一弊裘。
耻随乡里儿,纷纷兢伊优。
去从李轻车,托身欲终谋。
高名动群雄,壮气横九秋。
宝刀昼夜鸣,逢人敢轻抽。
日高出蒲垒,日入还莎丘。
边风万里来,霜寒草飕飕。
归悬白鹊旗,斩得名王头。
洗兵崤关雪,饮马黄河流。
天子不得见,蹉跎反成忧。
日同博徒醉,聊解平生愁。
一掷百万钱,一饮连千筹。
丈夫志不遂,有若疾未瘳。
时往如覆水,在地谁能收。
何当谢尘鞅,终焉事巢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志未酬的英雄形象,表达了对古代豪杰的仰慕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全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理解:
1. 英雄榜样
开头用鲁连、豫让两位历史人物做对比:鲁连是潇洒的游侠,像千里马一样出众;豫让则是为主报仇的死士。诗人表示自己虽然仰慕这些豪杰,但惭愧自己没能达到他们的境界。
2. 现实困境
中间部分吐露心声:黄金散尽还能再赚,但青春一去不返。诗人空有才华(三寸舌)却衣衫褴褛(弊裘),不愿像庸人那样争名逐利,而是想追随名将李轻车建功立业。这里用"宝刀鸣响"的比喻,表现他跃跃欲试的斗志。
3. 战场豪情
接着描绘想象中的军旅生活:日出日落行军,边塞寒风刺骨。幻想能斩杀敌酋、雪地洗剑、黄河饮马,用"白鹊旗"等意象渲染战功赫赫的场景。
4. 壮志难酬
转折处点出残酷现实:立了战功却见不到天子,反而陷入忧愁。只能借赌博醉酒麻痹自己,"一掷百万"的夸张手法凸显苦闷。最后以覆水难收比喻时光流逝,萌生归隐之意。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想当英雄却当不成"的憋屈感。诗人像现代职场人一样,怀着理想拼命工作(从军),结果不被领导重视(见不到天子),最终只能借酒消愁。最后想到辞职归隐(巢由指隐士),这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古今相通,很容易引发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