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杂事诗 其一九三

十三行竹袖中收,宝扇家家爱聚头。藏得秋山平远画,鸦青纸认摺痕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日本折扇的精致与风雅,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折扇的日常使用场景:"十三行竹"指扇骨细密精巧,可以轻松收进袖中;"宝扇家家爱聚头"说家家户户都珍爱这种扇子,朋友相聚时常常拿出来把玩。这里用"聚头"一词,既指扇骨聚拢,又暗指人们聚在一起赏扇的温馨画面。

后两句转而描写扇面艺术:展开的扇面就像一幅水墨山水画("秋山平远画"),而折痕留在深青色的扇纸上("鸦青纸"),仿佛画中远山的轮廓。诗人巧妙地将扇子的实用功能(折痕)转化为艺术美感,赋予日常物品诗意。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而是通过"袖中收""家家爱"等生活化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折扇在日本文化中的普及与珍贵。最妙的是将扇子比作可随身携带的山水画,既写出工艺之精,又体现东方人"小物有大美"的审美情趣。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