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玉
无恙危阑,染秋色、一夕谁知。林疏日薄,作寒那更天涯。
恼乱丹枫醉舞,甚婵娟青女,犹斗华姿。悽其。亏荒城,侵晓角吹。
漫惜何郎鬓绿,念江山金粉,一例成悲。懒具鹴裘,向东篱、且看寒枝。
葭苍伊人何处,便咽尽、孤琴促节,雅操贻谁。锦书滞,怅南楼,惊雁过迟。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深秋萧瑟的图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悲凉。
上片以秋景起笔,"无恙危阑"看似写栏杆无恙,实则暗示人事已非。"林疏日薄"四句用落叶、斜阳、寒意等意象,营造出天涯漂泊的孤寂感。丹枫醉舞的绚烂与青女(霜神)斗艳的冷清形成强烈对比,更显凄凉。荒城的角声将画面从自然转向人间,增添了几分战乱时代的沧桑感。
下片转入抒情。"何郎鬓绿"用典表达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江山金粉"暗指繁华易散。词人连饮酒赏菊的兴致都没有,只想裹着鹴裘(旧衣)独对寒枝。"葭苍伊人"化用《诗经》典故,表现对知音难觅的惆怅。结尾"锦书滞""惊雁过迟"两个细节,将思念之情写得含蓄深沉,大雁迟归的意象更强化了等待的焦灼与无奈。
全词最动人处在于将秋景的苍凉与人生的失意完美交融,没有直接宣泄情绪,而是通过"丹枫醉舞""雅琴促节"等富有张力的意象,让读者自然感受到词人那种英雄迟暮、知音难觅的复杂心境。特别是"懒具鹴裘"这个生活细节,把文人骨子里的清高与落魄表现得淋漓尽致。
况周颐
况周颐(1859~1926)晚清官员、词人。原名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光绪五年举人,曾官内阁中书,后入张之洞、端方幕府。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