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刍父秋怀 其一

发短日益白,眼昏时见花。
无人知若士,有句可雄誇。
篱菊风前蕊,山梅雨后葩。
平生苏季子,犹足送年华。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老者对晚年生活的感慨,语言朴实却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用"头发越来越短白"和"老眼昏花"两个细节,生动描绘出衰老的身体状态。但老人并不颓废,反而自豪地说"虽然没人赏识我,但我写的诗句还是很有气势的"。

中间四句转入对生活的观察:秋风吹动篱笆边的菊花,雨后的山间梅花绽放。这些自然景物描写看似随意,实则暗含深意——菊花象征高洁,梅花代表坚韧,暗示老人虽老但品格依然高尚。

最后两句用苏秦(苏季子)的典故很有意思。历史上苏秦是战国著名说客,这里老人自比苏秦,不是说还要建功立业,而是说像苏秦那样潇洒地度过余生就很好。这种自我调侃中透着豁达,把"安度晚年"说得既幽默又洒脱。

全诗最打动人的就是这种"老而不衰"的精神:承认衰老的事实,但不因此消沉;生活简朴,但精神世界丰富;用自嘲的语气,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这种面对衰老的乐观态度,在今天依然能给我们启发。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