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初秋二首》描绘了初秋时节的一场急雨,以及雨后带来的凉意和宁静的生活场景。
第一句“急雨过窗纸”,写的是突然下起的大雨,雨点猛烈地打在窗户纸上,给人一种急促的感觉。这样的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暑气被冲刷,天气开始转凉。
第二句“新凉生簟藤”,紧接上句,雨后的凉爽感随之而来。簟藤是指用藤条编织的凉席,原本在夏天使用时已经有些温热,但雨后却透出一丝新的凉意,暗示着季节的变化。
第三句“蹒跚老铃下”,写的是一个人步履蹒跚地走到老铃下。这里的“老铃”可能是指悬挂在屋檐下的风铃,或者是某种古老的铃铛。蹒跚的动作给人一种年迈的感觉,仿佛是一个老者缓缓走来,增添了生活的沧桑感。
最后一句“来炷壁间灯”,写的是这个人在壁间的灯前点燃了灯火。炷灯的动作象征着夜晚的到来,也暗示着一天的结束。壁间的灯不仅照亮了房间,也带来了一种温暖和宁静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急雨、凉意、老者和灯火,展现了初秋时节的清爽与宁静。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生活中微小却富有诗意的瞬间,让读者感受到季节交替时的微妙变化,以及生活中的平和与安宁。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