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吴履道承出示理皇御书唐人诗恭题其后
先君曩侍缉熙殿,拜赐天画盈筐箱。
帝书超轶钟王上,不与欧柳论低昂。
孤臣流落滨九死,老眼尚能识偏傍。
旅檐惊见亟再拜,拜起不觉涕泪滂。
几拟从君换此宝,囊空无物可以将。
待归从君乞模本,刻之琬琰永为子孙藏。
帝书超轶钟王上,不与欧柳论低昂。
孤臣流落滨九死,老眼尚能识偏傍。
旅檐惊见亟再拜,拜起不觉涕泪滂。
几拟从君换此宝,囊空无物可以将。
待归从君乞模本,刻之琬琰永为子孙藏。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臣子对先帝的深厚情感和对珍贵御书的无比珍视。
诗的开头,作者回忆自己的父亲曾在皇宫中侍奉先帝,并得到了许多御赐的字画,这些字画被视为珍宝,装满了一箱箱。先帝的书法超越了历史上的名家钟繇和王羲之,与欧阳询和柳公权相比也不逊色。
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作为一位孤臣,流落在外,历经生死,但依然能够辨认出先帝的笔迹。当他在旅途中偶然看到这些御书时,激动得立刻行礼,甚至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
随后,作者表达了自己想要用这些御书换取其他珍宝的愿望,但发现自己囊中空空,无法拿出任何东西来交换。于是,他决定在归来后,向对方请求一份御书的摹本,并将其刻在玉石上,作为家族永恒的传家宝。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先帝的敬仰和对文化遗产的珍视。它不仅描绘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