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里问讯张定叟通判西园杏花二首

白白红红一村春,晴光炫眼看难真。
无端昨夜萧萧雨,细锦全机卸作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杏花凋零的春日图景,语言通俗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白白红红一村春,晴光炫眼看难真"像用调色盘泼洒出的春景:满村杏花红白相间,在强烈阳光下色彩浓烈到让人眼花。这里用"炫眼"二字,既写阳光刺眼,又暗示花开得极盛,美得让人目眩神迷。

后两句笔锋一转:"无端昨夜萧萧雨,细锦全机卸作茵"。昨夜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把精致如锦缎的杏花全部打落,铺成花毯。诗人把杏花比作织布机上的细锦,"卸作茵"的比喻既写花落如毯,又暗含惋惜——好端端的锦绣春色,就这样被雨水"拆卸"了。

全诗最妙处在对比手法:前两句极写花开之盛,后两句急转直下写花落之骤。通过"无端"二字,诗人把对自然无常的感慨,转化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淡淡惆怅。就像我们突然看到暴雨打落满树樱花时,那种既惊艳又心疼的复杂心情。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