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皇祖圣祖仁皇帝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 其二十二 莺啭乔木

再历仙居游似梦,重瞻睿作笔如杠。灵台却在榆关外,博望无劳更出駹。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再次游历避暑山庄时的感受,以及对康熙皇帝(圣祖仁皇帝)的崇敬之情。

首句“再历仙居游似梦”,表达了诗人再次来到避暑山庄,仿佛置身仙境,恍如梦境。这里的“仙居”指的是避暑山庄,诗人用“梦”来形容这次游览的美好与不真实感,展现了山庄的美丽和神秘。

第二句“重瞻睿作笔如杠”,诗人再次看到康熙皇帝的御制诗作,深感其文采非凡,笔力雄健。这里的“睿作”指的是康熙皇帝的诗作,“笔如杠”则是形容其文笔有力,字字千钧,表达了诗人对康熙皇帝才华的钦佩。

第三句“灵台却在榆关外”,灵台在这里指的是心灵的高地或境界,榆关则是山海关的别称。诗人提到“灵台在榆关外”,暗示自己虽然在避暑山庄,但心灵的境界已经超越了地理的界限,达到了更高的层次。

最后一句“博望无劳更出駹”,博望指的是博望侯张骞,他曾出使西域,駹是古代的一种骏马。诗人在这里借用张骞出使的典故,表达自己无需再像张骞那样远行,因为避暑山庄已经足够让他心灵得到满足和升华。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避暑山庄的美景和对康熙皇帝的崇敬,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游览的深刻体验和心灵上的升华。诗人将现实的游览与心灵的高境界相结合,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