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二兄书

鸿声不到夜郎天,故国音书又隔年。
两地愁心何处梦,长安秋月不成眠。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在远方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心情,语言直白却情感深厚。

前两句"鸿声不到夜郎天,故国音书又隔年"说:连大雁的叫声都传不到夜郎(偏远之地),家乡的消息已经一年多没收到了。这里用"鸿声"代指书信,"夜郎"暗示自己身处偏远之地,凸显与家乡隔绝的孤独感。

后两句"两地愁心何处梦,长安秋月不成眠"说:分隔两地的思念让人连做梦都不知该梦向何方,望着长安的秋月整夜难眠。长安代表家乡或亲人所在,"秋月"这个意象既点明季节,又烘托出清冷的思念氛围。

全诗妙在:
1. 用"鸿声""夜郎""长安"这些具体意象,把抽象的思念变得可感可知
2. "不成眠"与"隔年"呼应,说明思念不是一时,而是长久的煎熬
3. 秋月、两地等常见意象的组合,让读者能立刻联想到类似的思念体验

就像现代人在异乡深夜翻看老家照片时的感受,诗人用月亮、书信这些日常事物,写出了人类共通的思乡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