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泽之至五夫

不学相如故倦游,身唯晏子一狐裘。
眼明自可空群象,笔健何妨力万牛。
许我春风还帝所,多君雪浪转船头。
爱山堂下平生梦,试问梅花可忍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叫林泽之的朋友,表达了对友人品格和才华的赞赏,以及依依惜别之情。

前两句用两个历史人物作对比:友人不像司马相如那样四处炫耀才华,而是像晏子一样朴素低调(晏子是春秋名相,常年只穿一件狐裘大衣)。这里夸朋友不虚荣浮夸,有真才实学却保持谦逊。

中间四句是核心赞美:
- "眼明心亮能看透世间万象"——夸朋友见识高明
- "文笔雄健如万牛之力"——形容朋友文章气势磅礴
- "春风送我回京城"——暗示自己将离开
- "感谢你在风雪中调转船头相送"——写友人冒雪相送的深情

最后两句最动人:
在爱山堂下共度的时光像梦一样美好,现在要分别了,忍不住问眼前的梅花:你能忍受这样的离别吗?这里用梅花代指两人高洁的友谊,问梅花"忍不忍"其实是表达自己"不忍"的离愁。

全诗妙在:
1. 用历史人物和自然景物作比喻,把抽象的情谊写得生动具体
2. "万牛之力""雪浪转船"等夸张手法让诗句充满画面感
3. 结尾借梅花说话,把不舍之情写得含蓄又深刻
4. 虽然写离别,但通篇都是对朋友人品的肯定,充满正能量

就像我们现代人给好朋友写临别赠言:先夸对方人品好,再回忆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最后说"真舍不得走啊",只不过古人表达得更文艺些。

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