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平江道中》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带着酒杯而不是书籍,在姑苏台下短暂停留的情景。诗中,“不载图书载酒杯”表现出诗人随性洒脱的生活态度,他更愿意享受当下的美好,而不是被书本所束缚。
“姑苏台下小徘徊”则展现了诗人在姑苏台下的流连与沉思,可能在回忆过去,也可能在感受眼前的风景。姑苏台是历史名胜,这里暗含了对往事的怀旧之情。
“东风不识人心老,摆柳吹花一并来”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东风本应带来春天的生机,但它却不知道人心已经衰老,依然顽皮地摆弄着柳枝,吹落花瓣。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透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小片段,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与对自然的热爱。他用轻松的语言,展现了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无情的淡淡感慨。这种既享受当下又略带感伤的情感,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潘柽
潘柽,字德久,号转庵,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以父荫选武职。后召试,为阁门舍人,授福建兵马钤辖。柽以能诗称,与陆游、姜夔等多有交往,叶适谓永嘉四灵之徒,凡言诗者皆本德久(《瀛奎律髓》卷三)。有《转庵集》,已佚。今《两宋名贤小集》中存其诗一卷。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一○有传。潘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为底本,连同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