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叫郯九成的文人写给朋友的自述诗,表达了他对自己能力不足的惭愧、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渴望归隐的复杂心情。
开头两句"竖儒无术善飞钤,镜里形容亦自嫌"说自己虽然是个读书人,但没什么真本事,连照镜子都嫌弃自己。这里用"飞钤"(古代一种兵器)来比喻才能,说自己连耍把式都不擅长,非常自嘲。
中间四句道出他的困境:想为国家分忧但能力不够("忧世不堪才力弱"),想辞官回乡又怕朝廷追责("告归方畏简书严")。"风沙惨淡"、"星斗光芒"的景物描写,烘托出他内心的凄凉与孤独。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在这种处境下想念朋友更加愁苦,不知哪座山能收留我这个老头隐居。一个"潜"字道尽他想逃离现实、寻求心灵归宿的渴望。
全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通过自我调侃、景物烘托、直抒胸臆等手法,生动展现了一个失意文人的形象。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想担责任却力不从心,想逃避又不敢放手"的矛盾心理,这种真实的人生困境很容易引发共鸣。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