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太湖渔民丰收的生动场景,充满生活气息和喜悦感。
前两句"黄梅白雨太湖棱,锦鬣银刀牵满罾"用颜色对比强烈的画面开场:黄梅雨季的白雨打在太湖水面,渔民们拉起渔网,里面满是闪着银光的鱼儿。"锦鬣银刀"形容鱼鳞闪闪发亮,像锦缎和银刀一样耀眼,可见收获之丰。
后两句"盼取湖东贩船至,量鱼论斗不论秤"更妙。渔民们眼巴巴等着商贩的船来,鱼多得都不用秤称,直接用斗来量。这种夸张的说法既表现了鱼获之多,也透露出渔民们丰收的喜悦和急于交易的心情。
全诗就像一幅动态的渔家丰收图:雨中劳作、满网银鳞、焦急等待、豪爽交易,四个画面一气呵成。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质朴的生活热情——不用文绉绉的词语,就用"量鱼论斗"这样接地气的表达,让读者仿佛能闻到鱼腥味,听到讨价还价声,看到渔民们黝黑脸上绽放的笑容。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