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青渠抱朴游惠山
梁梠日出宿雨捐,主人急唤沿溪船。
清尊在船兴已发,剡剡麦秀翻平田。
游人爱游较我早,争入柳港吹香绵。
名园在眼昔梦到,红桥翠栈相钩连。
九龙山色满屋上,妙有流水岩根穿。
瑽琤下赴照轩槛,木阴䨴郁堪暑眠。
寻源且复入古寺,泉头小阁浮茶烟。
百甔汲贮转甘冷,远道拆洗烦烹煎(拆洗惠山泉见清波杂志)。
南泠庐阜味奚似,屈居第二吾犹怜。
平生饮水具真癖,烟包雨笠同枯禅。
千羡万羡竟陵子,顿爽尘吻宁无缘。
道人鹘眼照泉碧,松声为拂膝上弦。
罢琴落日我径去,塔影送客东峰巅。
清尊在船兴已发,剡剡麦秀翻平田。
游人爱游较我早,争入柳港吹香绵。
名园在眼昔梦到,红桥翠栈相钩连。
九龙山色满屋上,妙有流水岩根穿。
瑽琤下赴照轩槛,木阴䨴郁堪暑眠。
寻源且复入古寺,泉头小阁浮茶烟。
百甔汲贮转甘冷,远道拆洗烦烹煎(拆洗惠山泉见清波杂志)。
南泠庐阜味奚似,屈居第二吾犹怜。
平生饮水具真癖,烟包雨笠同枯禅。
千羡万羡竟陵子,顿爽尘吻宁无缘。
道人鹘眼照泉碧,松声为拂膝上弦。
罢琴落日我径去,塔影送客东峰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与友人同游惠山的愉快经历,充满了自然美景和生活情趣。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出游的欢乐氛围
开篇就充满生活气息:雨后初晴,主人急匆匆地招呼大家上船。船上备好了美酒,大家兴致高涨。这里用"剡剡麦秀"形容阳光下麦田闪闪发亮的样子,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
2. 生动的游园场景
诗人观察到其他游人更早出发,在柳树下嬉戏。用"吹香绵"形容柳絮飘飞的景象,很有画面感。红桥、翠绿的栈道相互连接,九龙山的景色仿佛要漫进屋里,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3. 山水之乐
诗中特别描写了山间的流水:泉水从岩石间穿过,发出清脆的声响,在阳光下闪烁。浓密的树荫下可以乘凉小憩,这些细节展现了自然的魅力。
4. 品茶的雅趣
诗人专门写到在古寺品茶的场景:茶烟袅袅,用惠山泉水泡茶格外甘甜。这里还提到一个典故,说惠山泉在茶水中排名第二,但诗人依然很喜爱,表现出他对生活品味的追求。
5. 超脱的心境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羡慕那些能超脱尘世的人。听着松涛声、弹着琴,直到夕阳西下才离去,塔影相伴归途,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整首诗就像一幅生动的春游画卷,把自然美景、朋友欢聚、品茶赏景的乐趣都融合在一起。诗人用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与好友共享美好时光的简单快乐,以及在大自然中找到的心灵宁静。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