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怀才不遇的读书人故事,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道出了古代寒门士子的辛酸。
前两句像电影镜头:一个穿粗布衣服的读书人("布衣")风尘仆仆走在长安街头("脚踏长安陌上尘"),他孤身一人来京城求发展("西上"),却找不到可以依靠的人("欲谁亲")。这里用"布衣"和"尘土"的细节,立刻让我们感受到主人公的寒微处境。
后两句用对比手法更扎心:皇帝("君王")根本不在意他提出的治国良策("不省常何策"),结果这个满腹才华的人,只能像普通旅客一样憔悴地待在新丰(长安附近的小地方)。"憔悴"二字特别传神,既写面容的疲惫,更写内心的失落。
全诗妙在把大时代里小人物的无奈写得特别真实。就像现在有才华的年轻人去大城市打拼,却得不到机会一样。诗人没说一句抱怨的话,但通过"布衣"、"憔悴"这些词,还有"君王不省"的对比,让读者自己感受到这种不公平,比直接骂皇帝昏庸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