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览镜照见衰年状貌有感

拂槛清晨念老馀,只堪丘壑便悬车。
暗围廓落频移眼,坐况苍华不满梳。
綟绶转惭龟钮印,土膏空负鹤头锄。
人生出处真难决,羡杀贤哉汉二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诗人清晨面对镜子时的心境独白。诗人感慨自己年纪大了,觉得应该退隐山林、归隐田园了。

首句“拂槛清晨念老馀”,意思是清晨诗人拂去窗上的灰尘,看着自己衰老的形象,不禁生出岁月的感慨。接下来“只堪丘壑便悬车”,借用了悬挂车子在树木上,表示归隐的意思,诗人认为年纪大了,应该选择隐居山林,不必再在官场上忙碌了。

“暗围廓落频移眼,坐况苍华不满梳”,诗人发现四周环境变得萧瑟空旷,自己满头白发,不自觉地频繁移开目光。这里的“苍华”指的是鬓发斑白,意指诗人已经老态龙钟,头发蓬乱,好像已经很久没有好好整理打理了。

“綟绶转惭龟钮印,土膏空负鹤头锄”,这两句诗人用古代官员的服饰和农具来比喻官场和田园生活。他惭愧自己已经无法再像从前那样穿戴官员的服饰(綟绶)和使用印有龟钮的官印了,也不想再负起鹤头锄来在田间耕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老体衰、无法再从事官场或农事生活的无奈和悲伤。

最后两句“人生出处真难决,羡杀贤哉汉二疏”,诗人感慨人生的选择真的很难决定,佩服汉代的二疏兄弟能够及时退隐,过上了田园生活。这里的“二疏”指的是汉代的疏广和疏受,他们二人曾一同担任官员,后来疏广毅然辞官,疏受也跟随他一起归隐,后来被后世视为贤者。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年老、归隐生活的感慨,以及对于古代贤者及时退隐的向往和钦佩之情。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