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庵自东山寄龙眠画寒山拾得图来令作颂寒山著屐把帚作舞拾得腰筒拍手而笑丰干骑虎搔痒视之戏书其后云

二子相逢舞笑时,此翁痒发似因之。
坐间一虎低头觑,觑著三人总是伊。
龙眠画出意不浅,空也言之恐未然。
更向蒙庵问端的,榴花洞口笑掀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寒山和拾得两位高僧相遇时手舞足蹈,旁边丰干和尚骑在老虎背上挠痒痒,老虎低头看着他们。诗人通过这幅画联想到禅宗的深意——看似嬉闹的场景其实暗含禅机,画中三人一虎本质上都是"真如本性"的体现。

后四句是诗人对画作的评价:李公麟(龙眠)的画意境深远,但诗人认为画中表达的禅理可能还不够透彻。最后用"榴花洞口笑掀天"的夸张画面,暗示真正的禅意需要超越表象,在生活细节中领悟天地大道的欢脱境界。

全诗妙在把严肃的禅理藏在滑稽场景里:挠痒的老虎、跳舞的僧人、大笑的榴花,这些不协调的元素碰撞出禅宗"万法归一"的思想——老虎和僧人本质无别,嬉笑怒骂皆是佛法。诗人用生活化的比喻,让普通人也能感受到禅宗的活泼趣味。

释慧空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