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灊判官归冬宁

结束翩翩肯寡悰,早时强学已三冬。
鲤庭趍日通明训,郑曲归时美盛宗。
摘句竞推梁记室,谈经今绍汉司农。
异闻不暇陈亢问,尔德无非是孝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送别一位叫郑灊的官员回乡探亲时写的,充满了对友人的赞赏和祝福。我用大白话帮你拆解:

1. 开篇夸态度
"结束翩翩肯寡悰"说郑灊虽然衣着光鲜(翩翩),但为人低调不张扬(肯寡悰)。"早时强学已三冬"夸他从小刻苦读书,"三冬"借用古人"三年不窥园"的典故,形容他专注学习。

2. 家教与荣归
"鲤庭"用孔子教子的典故,说郑灊从小受良好家教;"郑曲归时"写他如今衣锦还乡,整个郑氏家族都为他骄傲,就像古代名门望族的风范。

3. 才华横溢
"摘句"说他文采好,堪比南朝才子;"谈经"赞他精通经典,像汉代大儒。这两句用历史名人作比,突出郑灊能文能学。

4. 结尾点睛
最后两句最暖心:虽然有很多新鲜事想打听,但最想说的是——你最大的优点就是孝顺恭敬。这是全诗核心,点明郑灊不仅事业有成,更重要的是品德好。

全诗亮点
- 巧妙用典却不晦涩(如"三冬""鲤庭"都是常见典故)
- 先夸能力,最后落脚到品德,层层递进
- 既有"衣锦还乡"的世俗荣耀,更有"孝恭传家"的精神内核
- 语言像朋友聊天,亲切自然,没有官场套话

就像现在送别好友时说:"你这人吧,虽然混得好但从不嘚瑟,从小就是学霸,现在回老家肯定风光。不过最难得的还是你这人实在,对家人好。"古今人情其实相通。

张祜

张祜(hù)(约785年—849年?),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