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鹇

何处清声破晓岚,霜衣缟带两毵毵。非关日暖春将昼,知为风柔土向南。

逸翮起来初伏枕,閒情会得早抽簪。仙踪若便还山去,秦望峰头好结庵。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清晨山间的美景,展现了白鹇鸟在晨光中的优雅姿态和诗人内心的宁静闲适。

开篇两句,“何处清声破晓岚,霜衣缟带两毵毵”,诗人听到清晨的鸟鸣,打破了山间的寂静。白鹇鸟身披霜白色的羽毛,如同穿着洁白的衣裳,显得格外优雅。这里的“清声”和“霜衣缟带”生动地勾勒出了白鹇的形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接下来,“非关日暖春将昼,知为风柔土向南”,诗人指出,这美丽的景象并非因为天气暖和或春天到来,而是因为风轻柔、土地温暖,白鹇才显得如此自在。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逸翮起来初伏枕,閒情会得早抽簪”,这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心境。他看到白鹇展翅飞翔,自己也感到轻松愉快,仿佛刚从梦中醒来,心情闲适。这里的“逸翮”和“閒情”传达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最后两句,“仙踪若便还山去,秦望峰头好结庵”,诗人想象如果白鹇是仙鸟,它可能会回到山中,而自己则愿意在秦望峰上结庐隐居。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远离尘嚣,与自然为伴。

整首诗词通过对白鹇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清晨山间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读者可以从诗中感受到一种远离世俗喧嚣,回归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