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柳

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现代解析

《独柳》这首诗描绘了一株在风中摇曳的孤柳,以及一位佳人面对它时细腻的情感变化。全诗语言简洁,却充满画面感和情感张力。

首句"含烟一株柳"用"含烟"二字,立刻勾勒出一幅朦胧柔美的画面——柳树仿佛被轻烟笼罩,枝条柔韧,在风中轻轻摆动。"拂地摇风久"进一步强化了柳树的动态美,长长的柳枝几乎垂到地面,随风摇曳已久,给人一种孤独而坚韧的感觉。

后两句转向人物描写。"佳人不忍折"是关键转折:这位美丽的女子本可以折下柳枝(古人常折柳赠别),但她却"不忍",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她的温柔与怜惜之情。最后"怅望回纤手"更是传神——她收回纤细的手,带着淡淡的惆怅凝望柳树,这个动作瞬间凝固成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独柳"和"佳人"构成静谧而富有张力的场景
2. 通过"不忍折"这个克制动作,展现人物细腻内心
3. "怅望回手"的细节描写,让情感自然流露
4. 短短20字就完成从景物到人物、从动作到心理的完整叙事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柳与人的互动,含蓄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可能是柳,也可能是佳人)的怜惜之情,以及一种欲言又止的惆怅。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写法,正是古典诗歌最动人的魅力所在。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