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天思念远方亲友的孤独心境,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传递出浓浓的愁绪。
前两句用"白露滴落篱笆"和"萤火虫四处飘飞"两个生动的秋夜画面,营造出寂静凄凉的氛围。白露滴落的声音更衬托出夜的安静,残存的萤火虫暗示着夏天最后的痕迹正在消失。
中间四句直白地表达了主人公的思念之苦。他每天都要登上高楼远望,却只能收获更多忧愁。"梅花使"指代送信的使者,"桐叶秋"则是写满思念的信笺,但信使不至、书信难寄,所有的思念都无处安放。
最后两句是情感的升华,主人公把心事托付给明月,希望月光能把自己的思念带到远方(西州)。这种"托月寄情"的手法既浪漫又无奈,明月成了唯一能传递思念的媒介。
全诗没有直接说"我想你",但通过秋夜景物、日常举动、写信未果、望月寄托这四个层次,把思念之情写得既含蓄又深刻。诗人用最普通的日常细节,写出了最动人的情感,这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张弼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