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陈正子

塞北罢游猎,江南思采莲。
高堂有书札,久废东皋田。
别尔渔阳路,愁悬鸿雁边。
临觞可无赠,只此白华篇。

现代解析

《留别陈正子》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怀旧思绪的诗,诗人通过对比北方和南方的不同生活场景,抒发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开头两句,“塞北罢游猎,江南思采莲”,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一边是北方塞外的游猎生活,一边是江南水乡的采莲景象。诗人似乎在告别北方的游猎,转而怀念江南的宁静与美好。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味,也暗示了他内心的转变。

接下来,“高堂有书札,久废东皋田”两句,诗人提到家中的书信和久已荒废的田地。这里的“高堂”指的是家中的长辈或亲人,而“东皋田”则象征着故土的田园生活。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家庭责任的无奈和对田园生活的怀念,暗示他因为某种原因无法回归故土。

“别尔渔阳路,愁悬鸿雁边”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离别时的愁绪。“渔阳”是古代的地名,这里可能指代诗人即将前往的地方。而“鸿雁”则是古人常用于寄托思乡之情的象征。诗人用“愁悬”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仿佛离别的忧愁如同鸿雁一般,悬在心头,挥之不去。

最后两句,“临觞可无赠,只此白华篇”,诗人在离别之际,举起酒杯,却没有其他礼物可以相赠,只能奉上这首《白华篇》作为离别的心意。这里的“白华篇”可能是指诗人自己创作的诗歌,也可能指某种象征纯洁与深情的作品。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时的不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地域的生活场景,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对家庭责任的无奈以及对友人离别的愁绪。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波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