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重游大涤洞天得诗三首 其一

笋舆历历数烟鬟,霜槲风篁远近閒。
二纪重来添白发,九关依旧锁青山。
有丹可驻壶中景,无术能谋世上闲。
却笑范零开石匮,尘缘未断便思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冬天重游大涤洞天(道教名山)时的感慨,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

1. 坐轿看山景:开头说坐着竹轿数着远处烟雾缭绕的山峰("烟鬟"比喻山形像女子发髻),霜打过的槲树和风中竹林显得格外宁静。这里用"历历"(清晰可见)和"闲"字,让人感受到一种慢节奏的山中幽静。

2. 时间变化人已老:作者说二十四年后("二纪")再来,自己头发都白了,但山里的九重天门("九关")还是老样子,青山依旧。这种对比特别戳心——大自然永恒,人却易老。

3. 修道与现实的矛盾:后四句是内心戏:虽然知道炼丹能长生(道教"壶中景"指仙境),但自己没本事摆脱世俗烦恼。最后调侃范零(可能是道士)凿开石洞修仙,结果自己尘缘未了就想着回来,其实也是在自嘲——想修仙又放不下人间事。

全诗亮点:用"锁青山"的"锁"字把山门写活了,好像青山主动把仙境藏起来。最后两句的幽默感很接地气,明明在说修仙失败,却用"笑"字化解沉重,让人看到作者豁达的一面。整体像一篇"中年人的登山日记",既有对青春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接纳。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