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倒于岩畔有赋

孤直不胜狂颲侵,本根无托岂天心。
百年材干修为久,半岭苍云埋恨深。
蚀骨腐心来万蛀,凋荣失荫走千禽。
惭余空有嗟怜意,睹物伤怀苦自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大树被狂风吹倒后的凄凉景象,借此抒发了诗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首联写大树被狂风吹倒的原因——"孤直"(性格刚直)让它无法抵御狂风,树根没有稳固的依托("本根无托"),暗示正直的人往往在现实中难以立足。

颔联用对比手法:上句说这棵树经过百年成长才如此高大("百年材干"),下句却写它最终倒在半山腰("半岭苍云"),"埋恨深"三字透露出深深的遗憾。

颈联继续描写大树倒下后的惨状:树干被虫蛀("蚀骨腐心"),曾经茂盛的枝叶凋零("凋荣"),树上的鸟儿也都飞走了("走千禽")。这里用"万蛀"和"千禽"形成强烈对比,突出树倒前后的巨大反差。

尾联诗人直接抒发情感:面对此景,他只能空怀怜悯之心("嗟怜意"),看着残败的树木暗自伤怀("睹物伤怀")。"苦自吟"三字道出了无能为力的痛苦。

全诗表面上写树,实则借物喻人。通过大树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暗喻正直有才之人不被世道所容的悲剧命运。诗中"孤直""百年材干"等词都在暗示人的品格与才能,而"狂颲""万蛀"则象征现实中的打击与摧残。最后诗人的无奈叹息,更强化了这种悲凉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