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怀子肃读其诗卷因成数语
退之以文鸣,馀事尤长诗。
名家贾孟流,未必踰于斯。
渊明工五言,亦有归来辞。
乃知意到处,百发无一亏。
孙侯绝人才,诗文俱中规。
究其所源流,盖匪一日基。
有如审言门,遂至杜拾遗。
馀波被芝兰,同功有埙篪。
嗟予晚闻道,未易等级推。
剧谈每从容,瞠若莫可追。
闲窗念从公,两脚如絷维。
探囊获新句,亦足慰所思。
名家贾孟流,未必踰于斯。
渊明工五言,亦有归来辞。
乃知意到处,百发无一亏。
孙侯绝人才,诗文俱中规。
究其所源流,盖匪一日基。
有如审言门,遂至杜拾遗。
馀波被芝兰,同功有埙篪。
嗟予晚闻道,未易等级推。
剧谈每从容,瞠若莫可追。
闲窗念从公,两脚如絷维。
探囊获新句,亦足慰所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写给朋友子肃的,主要表达了对子肃诗才的赞美和对自己诗艺不足的感慨。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八句):
诗人用历史上的大文豪来衬托子肃的才华。先说韩愈(退之)虽然以文章闻名,但写诗也很厉害;陶渊明(五言诗大师)除了田园诗,辞赋也写得精彩。这说明真正有才华的人,无论写什么都能发挥出色。这里是为后面夸子肃做铺垫。
第二部分(中间十句):
直接赞美子肃(孙侯)是绝世之才,诗文都合乎规范。他的成就不是突然得来的,而是像杜甫继承祖父杜审言的才华一样,经过长期积累。他的诗像音乐中的埙篪(两种乐器)般和谐,又能像兰草的香气般影响他人。这里用了一系列比喻,把抽象的才华形容得很生动。
第三部分(最后六句):
诗人自谦说自己学诗太晚,跟不上子肃的水平。每次和子肃畅谈诗歌时,都觉得自己望尘莫及。虽然因为现实原因不能常相聚,但读到子肃的新诗,也能感到安慰。这里流露出真挚的友情和对诗歌的共同热爱。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1. 用历史名人作比,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子肃的才华有多高
2. 比喻贴切,把诗歌创作比作音乐、兰草,形象易懂
3. 既有对朋友的真诚赞美,又有自我反思,情感真实不做作
4. 最后"探囊获新句"的描写,让人看到诗人对好诗句如获至宝的欣喜
这种写给诗友的作品,既展现了宋代文人以诗会友的风雅传统,也让我们看到古人如何用诗歌表达对朋友才华的欣赏。诗中提到的韩愈、陶渊明、杜甫等,都是今天读者熟悉的大诗人,这种古今对照的写法,让今天的我们读来也容易产生共鸣。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