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道太尉醉乡

欢伯平生数往还,个中城郭未尝关。
暮归健倒三四五,凭仗酪奴扶玉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幽默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个爱喝酒的官员(太尉)在醉乡中的滑稽形象。

前两句说这位"欢伯"(酒鬼的代称)经常在酒乡里进进出出,那里的城门(指清醒与醉酒的界限)从来不为他关闭。这里把喝酒比作进出城池,暗示他整天泡在酒里。

后两句更生动:傍晚回家时醉得东倒西歪("健倒"是反语,其实是醉倒),要靠着"酪奴"(茶水的戏称)才能勉强支撑住身体。"玉山"指他原本挺拔的身姿,现在却像要倒塌的山一样摇晃。

全诗妙在:
1. 用"城郭""玉山"这些庄重的词形容醉酒,形成搞笑反差
2. "三四五"不是具体数字,而是表现醉得数不清
3. "酪奴扶玉山"把解酒茶拟人化,仿佛在费力搀扶主人

通过这些生动描写,既展现了主人公嗜酒如命的性格,又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诙谐的生活趣味,就像在看一场古代版的醉酒小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