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朔日箨石招同地山少宰小集山斋为鸿博同年之会次韵书箨石所画三友图后 其二

接叶亭边落叶寒,纷纷送客山长安⑴。
重来我只常资进,晚达君犹本分官。
未敢便为徵士老,不妨仍作布衣看。
风流毕竟推前辈,早向云霄刷羽翰⑵。
尺五城南集众仙,欢场一散逐风烟⑶。
多生那得离文字,后死何容卸仔肩。
醉后吟声惊户外,雨余山色入窗前。
八人尚有三人在,似得天怜亦自怜。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几位老朋友聚会时的感慨,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思考。

开头描写了秋天落叶的萧瑟景象,暗示时光流逝。诗人说自己虽然常来聚会,但身份地位始终普通,而朋友虽然成功得晚,但终究获得了官职。这里透露出对人生际遇不同的坦然接受。

中间部分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虽然年纪大了,但不敢自称隐士;虽然身份普通,但依然保持布衣(平民)的朴素本色。他羡慕那些早已功成名就的前辈,但也安于自己的平凡。

后半段写聚会散场后的感慨。诗人说人生离不开文字(可能指诗文创作),活着就要承担责任。酒醉后的吟诗声惊动四邻,雨后的山色映入窗前,这些细节让聚会场景显得生动。

最后两句最动人:当年八位好友只剩三人还在,既像是上天眷顾让他们活着,又像是他们在自我安慰。这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既心酸又豁达,展现了老年人特有的沧桑智慧。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没有华丽辞藻,但通过生活细节和真诚感慨,传递出对友谊的珍惜和对人生的领悟,很容易引起普通人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