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开阔壮观的教场亭子,语言直白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突出亭子的独特地位:首句用"五百弓"(古代长度单位)形容亭前毬场的广阔,第二句说整个京城都找不到比这里更好的观景位置。这种夸张手法让人感受到亭子的非凡气势。
后两句通过巧妙的方位描写展现视野的开阔:第三句"北山南畔南山北"用回环句式,仿佛让人跟着视线在群山间游走。最后一句"独受西湖万顷风"是点睛之笔,一个"独"字凸显亭子的优越位置,"万顷风"既写实又写意,让人仿佛感受到从湖面吹来的浩荡清风。
全诗没有用华丽辞藻,而是通过空间对比、方位变换和数字夸张,让读者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卷,体会到站在亭中那种"一览众山小"的开阔快意。最妙的是结尾的"风"字,把静止的风景写活了,给整个画面注入了动感和生命力。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