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首句“山横双剑水双流”,用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开篇,暗示了诗人面对人生的复杂与多变。接下来的“栖北巢南去未由”,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方向的迷茫,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三尺素琴弹浩浩,一炉丹药咏休休”,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孤独中通过弹琴和炼丹来寻求心灵的慰藉。琴声浩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广阔与自由;丹药的炼制则暗含着对长生不老或精神解脱的渴望。
“白岩霜重红梨晓,银砾烟深紫芋秋”,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白霜覆盖的岩石、晨曦中的红梨,以及烟雾缭绕的银砾和秋天的紫芋,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最后两句“每夜梦魂归处路,只应明月见神游”,表达了诗人在梦中寻找归宿的渴望。每当夜晚,他的灵魂在梦中游走,寻找那未知的归宿,而明月则是他唯一见证这段神游的存在。这里,明月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纯净与光明,也暗示了他对理想世界的追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活动,表达了对人生方向的迷茫、对心灵慰藉的渴望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而富有层次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能够引起读者对人生和内心的深刻思考。
范镇
范镇(1007年—1088年),字景仁,华阳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翰林学士。范镇著述甚丰,曾参与修编《新唐书》,中国史学界有“三范修史”的佳话,三范指范镇、范祖禹、范冲,均为成都华阳县(今双流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