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午后,诗人向朋友讨茶时的悠然心境。
前两句写实景:吃完饭阳光斜照长廊,诗人靠在窗边枕头上,看梧桐花轻轻飘落小窗。这里用"日影转修廊"巧妙表现时间流逝,"桐花堕小窗"的细节充满生活气息,让人仿佛看见花瓣飘落的慢镜头。
后两句转入内心活动:诗人想借春茶清醒头脑("洗残梦"),让写诗的灵感像澄澈江水般奔涌。这里"春风"暗指新茶,"澄江"比喻清明畅快的文思,把喝茶提神和创作激情联系起来,显得既风雅又生动。
全诗妙在把日常小事写得诗意盎然:从饭后小憩到讨杯茶喝,再到激发创作灵感,层层递进又自然流畅。诗人用细腻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把生活片段升华为艺术享受,展现了宋代文人雅致的生活情趣。
李若水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