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柘龙潭,用吴梦窗韵

古松阴,幽涧底,流水漱山股。
红叶寒烟,飞鸟自来去。
苍茫草界羊踪,霜封樵径,石头滑、舆夫相语。
酌清俎。
穿林瑟瑟风吹,阴崖望堆素。
缥缈峰头,指点过来路。
平临佛刹巍峨,钟声初起,梵音散、诸天花雨。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林景象,充满了自然的美感和宗教的庄严。让我们一步步来理解它的意境和情感。

首先,诗词开篇描绘了一个古老的松树林和幽深的溪涧,流水在山间轻轻流淌,仿佛在洗涤山石的灵魂。这里的“流水漱山股”不仅形象地表达了水流的轻柔,还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洁净与宁静。接着,诗人用“红叶寒烟”和“飞鸟自来去”来描绘秋天的景象,红叶在寒烟中显得格外鲜艳,飞鸟自由自在地飞翔,给人一种闲适自在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草地上的羊群和霜封的樵夫小径。羊群在草地上留下的足迹和霜雪覆盖的小径,勾勒出一幅山间生活的画面。这里的“石头滑、舆夫相语”则让人联想到山路险峻,行人们在石头上小心翼翼地行走,彼此交谈,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

在诗词的后半部分,诗人开始引入宗教元素。他提到“酌清俎”,这可能是指在山林中进行祭祀或祈福的仪式。接着,“穿林瑟瑟风吹”描绘了风吹过树林的声音,给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感觉。诗人望向阴崖,看到的是堆满素雪的景象,仿佛在暗示一种纯净与庄严。

诗中提到的“缥缈峰头”和“指点过来路”则让人联想到仙境般的山峰,仿佛在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而“平临佛刹巍峨”则描绘了一座宏伟的佛寺,钟声初起,梵音四散,仿佛整个山林都被佛音所笼罩。最后,“诸天花雨”则象征着佛教中的圣洁与美好,仿佛天女散花,给人带来一种神圣的体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山林与宗教相结合的美丽画卷。它既有自然风光的宁静与壮丽,又有宗教仪式的庄严与神圣,让人在阅读时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