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诞日内庭献寿应制

庆寿千龄远,敷仁万国通。登霄欣有路,捧日愧无功。
仙驾三山上,龙生二月中。修斋长乐殿,讲道大明宫。
此地人难到,诸天事不同。法筵花散后,空界满香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宫廷庆典,表达了作者对皇帝长寿和国家繁荣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谦和对神圣场合的敬畏。

首联“庆寿千龄远,敷仁万国通”开门见山,点明了庆典的主题:庆祝皇帝的寿辰。作者希望皇帝能长寿千年,并且通过仁德让万国归顺,天下太平。

接下来的两句“登霄欣有路,捧日愧无功”表达了作者的复杂心情。一方面,他感到欣喜,因为有机会参加这样高规格的庆典,仿佛登上了天庭;另一方面,他又自愧无功,觉得自己没有为国家和皇帝做出足够的贡献。

“仙驾三山上,龙生二月中”则进一步渲染了庆典的神圣氛围。三山是传说中的仙山,龙则是皇帝的象征。作者通过这两个意象,暗示皇帝如仙人般尊贵,且诞生于吉时。

“修斋长乐殿,讲道大明宫”描绘了庆典的具体场景。长乐殿和大明宫都是皇宫中的重要建筑,修斋和讲道则是庆典中的重要仪式。这两句展现了庆典的庄重和隆重。

“此地人难到,诸天事不同”再次强调了庆典的神圣和非凡。普通百姓难以进入这样的场合,而天上的事情也与人间不同。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皇帝和宫廷的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法筵花散后,空界满香风”描绘了庆典结束后的景象。法筵是佛教仪式中的宴席,花散则象征着仪式的结束。尽管庆典已经结束,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香气,仿佛余韵未了,象征着皇帝的恩泽和仁德将长久地影响天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廷庆典的盛况,表达了对皇帝长寿和国家繁荣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自谦和对神圣场合的敬畏。诗中充满了对皇权和仁德的赞美,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皇权的尊崇和对天下太平的期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