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弓轩棹歌 其二

三十六陂春水生,一百五日又清明。轻帆低拂桃花雨,醉踏船舷歌濯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水乡的生动画面,充满了自然美和闲适情趣。

前两句"三十六陂春水生,一百五日又清明"用数字巧妙点明时令。"三十六陂"形容水塘密布的水乡景象,春水上涨充满生机;"一百五日"指寒食节(清明前一天),点出这是暮春时节。数字的运用让画面更具体可感。

后两句"轻帆低拂桃花雨,醉踏船舷歌濯缨"转入动态描写:低垂的船帆轻掠过带着桃花的春雨,微醺的诗人踏着船边,唱着洗涤帽缨的歌谣。"桃花雨"既写实又浪漫,把飘落的桃花比作雨点;"濯缨"典故化用《楚辞》"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暗示超脱尘世的心态。

全诗通过水乡、春水、轻帆、桃花等意象,营造出明快清新的意境。诗人醉酒踏歌的形象,更传递出纵情山水、逍遥自在的生活情趣。数字与典故的自然融入,既丰富了画面层次,又展现了文人雅致,让寻常的春日泛舟显得诗意盎然。

袁华

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