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次朋友来访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岁月的变迁。
开篇“年来霜鬓傲蹉跎”,诗人用“霜鬓”来形容岁月的痕迹,用“蹉跎”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不居。这里,霜鬓象征着年老,蹉跎比喻时光匆匆,诗人以此表达了对时光荏苒的感慨。
“廿载兰交意气多”,接着诗人提及与朋友多年的情谊,用“兰交”(兰花般的友谊)来形容这份深厚的友情。意气多,指的是老朋友之间那份共同的豪情和意气。
“苔径忽闻喧燕雀,蓬门旋为辟蒿萝”,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朋友来访的情景。苔藓小径突然热闹起来,燕雀之声此起彼伏,朋友的到来打破了往日的宁静。诗人以“蓬门”(简陋的门户)和“蒿萝”(杂草丛生)营造出一种简朴而又随和的环境氛围,表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
“衔杯漫倚双文剑,击唾相怜一啸歌”,这里表达了主人与朋友相聚时饮酒作乐的景象。朋友间互相倚靠着喝酒,豪情满怀,击掌相称,放声高歌,这一幕充满了友情的温暖和欢乐。
“感旧壮怀俱不浅,至今搔首付沧波”,最后两句则是诗人感慨往昔的豪情壮志,时光虽已流逝,但那份壮志未尝减少,诗人此刻不禁感慨万分,只能以双手轻抚鬓发,任由白发随风飘扬,仿佛面对着无尽的波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节描写,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岁月的流转,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友情的珍惜和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