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山楼歌
山隆然兮为屏,楼缥缈兮浮空。
朝阳起兮辉辉,白云宿兮溶溶。
乔木兮阴阴,泉飞兮珑珑。
花香兮春雨,鹤唳兮秋风。
企望焉兮徜徉,横四海兮无穷。
气飘浮兮欲仙,嗟势利兮樊笼。
归去来兮何为,从公游兮山之中。
朝阳起兮辉辉,白云宿兮溶溶。
乔木兮阴阴,泉飞兮珑珑。
花香兮春雨,鹤唳兮秋风。
企望焉兮徜徉,横四海兮无穷。
气飘浮兮欲仙,嗟势利兮樊笼。
归去来兮何为,从公游兮山之中。
现代解析
这首《爱山楼歌》描绘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充满自然之美的理想世界,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厌倦。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
1. 山水画卷(前六句)
诗人用生动的画面感为我们展开一幅"山居图":高耸的山峰像屏风一样环绕,云雾中的小楼仿佛漂浮在空中。朝阳给万物镀上金光,白云像棉絮般柔软地停驻在山间。茂密的树木投下清凉的阴影,山泉叮咚作响像在演奏音乐。这里用"辉辉""溶溶""阴阴""珑珑"等叠词,让景色充满流动的韵律美,就像在看一部风景纪录片。
2. 四季风情(中间四句)
通过"花香春雨"和"鹤唳秋风"两个典型场景,诗人用最精简的语言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四季变换。春天细雨滋润百花,秋天鹤鸣回荡山谷,这种生活既有视觉的绚烂,又有声音的清雅。站在这里远眺,仿佛能望见天地尽头,让人忍不住徘徊流连。
3. 人生感悟(最后四句)
面对这样的美景,诗人突然感慨:世俗中的权势财富就像关鸟的笼子,而山间的空气都让人飘飘欲仙。最后两句化用陶渊明"归去来"的典故,直接喊出心声:何必在红尘中挣扎?不如跟着自然之道,隐居在这山水之间。这里的对比特别强烈——"樊笼"的压抑感与"欲仙"的逍遥感形成鲜明反差。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像用文字作画,每句都能在脑中形成清晰画面
- 通过山水之美反衬世俗之累,不说教却很有说服力
- 语言清新自然,即使现代人读来也能感受到那种想逃离996、回归田园的冲动
- 结尾的抉择特别打动人心:在功名利禄和心灵自由之间,诗人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