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瑶湖次宿广溪(别吴十一舅隆八弟)
病瘦那临镜,清虚欲衣绵。
舂粮三月外,伏枕一秋偏。
吉日将行色,殊方或胜缘。
暑过新雨薄,气逐晚云鲜。
堂上行犹怯,低窗寝似便。
命飘危叶起,相湿死灰然。
君子能无疟,良医幸有全。
月窗催药杵,云户隐书笺。
气弱难扶饯,装轻得漾船。
斑斓垂地泣,葱郁旧茔怜。
故故随摇曳,悠悠独溯沿。
金堤斜照落,瑶水暮风旋。
客梦初移枕,劳歌始扣舷。
外家依广下,中国向穷边。
旴赣江连峡,雷琼海隔天。
沧浪谁莞尔,歧路欲潸然。
星谪郎官远,心知宅相贤。
赋诗耆旧引,樽酒乐人传。
鸠祝人难老,鹏扶尉欲仙。
山川弥望积,丘壑几时专。
舂粮三月外,伏枕一秋偏。
吉日将行色,殊方或胜缘。
暑过新雨薄,气逐晚云鲜。
堂上行犹怯,低窗寝似便。
命飘危叶起,相湿死灰然。
君子能无疟,良医幸有全。
月窗催药杵,云户隐书笺。
气弱难扶饯,装轻得漾船。
斑斓垂地泣,葱郁旧茔怜。
故故随摇曳,悠悠独溯沿。
金堤斜照落,瑶水暮风旋。
客梦初移枕,劳歌始扣舷。
外家依广下,中国向穷边。
旴赣江连峡,雷琼海隔天。
沧浪谁莞尔,歧路欲潸然。
星谪郎官远,心知宅相贤。
赋诗耆旧引,樽酒乐人传。
鸠祝人难老,鹏扶尉欲仙。
山川弥望积,丘壑几时专。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病弱的人即将离家的情景,充满了对亲人、故土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的忧思。
诗的开头,诗人描述了自己病弱的身体状态,瘦得不敢照镜子,身体虚弱到需要穿棉衣保暖。他提到自己已经准备了三个月的粮食,但因为病重,整个秋天都躺在床上。即便如此,他还是在吉日里准备启程,虽然目的地未知,但他希望那里会是个好地方。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当时的环境:暑气已过,新雨轻洒,晚霞映照下的云彩格外鲜艳。然而,他的身体依然虚弱,连在家里行走都感到吃力,只能躺在低矮的窗边休息。他感叹自己的命运像一片飘落的枯叶,生活像死灰一样沉寂。尽管如此,他仍然寄希望于良医能治愈他的病。
诗中还提到了一些生活细节: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药杵上,云雾笼罩着书房的窗户。他身体虚弱,难以承受离别时的饯行,行李轻便,可以轻松上船。他的亲人因为他的离去而悲伤哭泣,故乡的旧茔也让他感到无限怜惜。
在离别的时刻,诗人独自一人随船摇曳,心情复杂。夕阳斜照在金堤上,瑶水在暮风中旋转。他的旅途刚刚开始,梦境还未稳定,只能靠歌声来排解劳累。
诗人提到,他将离开家乡,前往中国偏远的地方。他的目的地是旴赣江和雷琼海,这些地方与他的家乡相隔甚远。他感叹自己在茫茫大海中漂泊,面对歧路,心中充满了悲伤。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他知道自己将远离亲人,但他依然相信亲人会理解他的选择。他提到自己写诗、饮酒,希望借此排解心中的苦闷。他祝愿自己能够长寿,像大鹏一样展翅高飞,但他也知道,山川依旧,丘壑难平,前路依然充满未知。
整首诗充满了离别时的感伤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顽强态度和对亲情的深切眷恋。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