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弟弟居厚的劝诫之作,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功名、才华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前四句劝弟弟不要过分追求华丽的文章和功名:写文章不必追求过高境界,空谈理论对现实毫无帮助;即使被皇帝召见拟写诏书(黄敕)也没什么了不起,被贬官时更不必穿着华服(锦袍)摆排场。这里用"呼来""谪去"两个对比场景,说明荣辱都是过眼云烟。
后四句转向人生感悟:年纪大了(齿耋)就该像白居易那样安享晚年(九老指白居易的九老会),诗歌水平不够也不必硬要挤进诗人排行榜(三豪可能指三位著名诗人)。最后用自家祖先刘禹锡(梦得)举例:这位大诗人其实也不够潇洒,晚年还写《玄都观》诗计较旧怨,暗示弟弟要看开些。
全诗用家常话讲道理,像兄长拉着弟弟谈心:功名如浮云,才华有高低,活得通透最重要。用刘禹锡的典故尤其巧妙,既谦虚又暗含警醒,告诉弟弟连大诗人都难免执著,我们更该放下虚名。诗中"莫太高""何须""不足"等词语反复强调"不必强求"的人生态度,充满过来人的智慧。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