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词

人竞迎新岁,侬方饯旧年。
雏莺又百啭,高柳忽三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新旧年交替时的微妙心境,通过对比和自然意象传递出时光流逝的感慨。

前两句"人竞迎新岁,侬方饯旧年"形成鲜明对比:众人都在热热闹闹迎接新年,而"我"却独自为旧年送行。这种反差既展现了节日氛围,又暗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像我们现代人跨年时既期待新年又舍不得过去的心情。

后两句用两个生动的自然画面承接:黄莺雏鸟又开始百转千回地啼叫,高大的柳树不知不觉已三度垂枝(古人观察柳条在春风中低垂如人眠,故称"三眠")。这两个意象都是春天典型的生命律动,黄莺的"又"和柳树的"忽"字用得巧妙,前者强调周而复始,后者突出时光飞逝,共同构成时光流转的具象化表达。

全诗短短二十字,既有社会场景的对比,又有自然时序的描摹,把人在岁月更替时那种既期待又怅惘的复杂情绪,通过日常可见的景物自然流露出来。就像我们看着朋友圈里迎新年的热闹,自己却翻着旧相册发呆,窗外的春花已悄然开放那般,平淡中见深情。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