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
李广昔未遇,射猎谁见称。
君王犹未识,他人宁不轻。
日从田间饮,夜止灞上亭。
醉尉前呼呵,小吏亦见凌。
一朝剖郡符,飞盖赴北平。
凭轼览百邑,树羽宁千城。
亭障不设燧,枥马跃顿缨。
弯弓射虎归,淡淡黄云生。
自从结发战,舍镝无虚鸣。
威慑五单于,胡人寤寐惊。
孰知身运乖,数奇竟无成。
壮颜逐年衰,白发忽见婴。
寄言雄图者,俟命莫吞声。
君王犹未识,他人宁不轻。
日从田间饮,夜止灞上亭。
醉尉前呼呵,小吏亦见凌。
一朝剖郡符,飞盖赴北平。
凭轼览百邑,树羽宁千城。
亭障不设燧,枥马跃顿缨。
弯弓射虎归,淡淡黄云生。
自从结发战,舍镝无虚鸣。
威慑五单于,胡人寤寐惊。
孰知身运乖,数奇竟无成。
壮颜逐年衰,白发忽见婴。
寄言雄图者,俟命莫吞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汉代名将李广的故事,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他从落魄到辉煌再到失意的一生。
前八句写李广未成名时的窘境:虽然箭术高超却无人赏识,连喝醉酒都会被小吏呵斥欺负。中间八句突然转折,写他当上将军后的威风:带兵镇守边疆时,战马精神抖擞,一箭能射穿猛虎,吓得匈奴人夜里都睡不着觉。最后六句又急转直下:这样厉害的将领却命运不济,始终没能封侯,只能眼看着白发渐生,最后劝诫有抱负的人要耐心等待机遇。
全诗像坐过山车一样,先抑后扬再抑,通过三个强烈对比:无名小卒vs威震边疆、神箭手vs白发老将、理想抱负vs残酷现实,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命运的无常。最打动人的是"淡淡黄云生"这个细节,用黄昏的云彩暗示英雄迟暮,比直接说"他老了"更有画面感。最后两句看似是安慰的话,实则藏着深深的不甘,让人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怀才不遇的普通人。